|
【我的養(yǎng)老故事】蔡景文:唱“享”晚年的幸福旋律
在大多數(shù)人的印象中,養(yǎng)老院的生活,是平淡的,是安靜的,是枯燥的,是乏味的,但當你走進南昌綠康豫章家園時,總能聽到一陣陣滄桑醇厚的歌聲在空中飄蕩,總能看到一群白發(fā)蒼蒼的長者,沉浸在音樂的海洋中徜徉。那正是我們一群“80、90后”組建的南昌綠康銀發(fā)合唱團,重煥青春活力,以激昂的熱情,不懈的追求,唱“享”晚年的幸福旋律。 早在2017年,初到南昌綠康的我,在一次參加集體生日會的時候,看到主持人請了幾位長者上臺唱歌,當時大家只會唱《沒有共產(chǎn)黨就沒有新中國》這首耳熟能詳?shù)睦细?,而且各唱各的調(diào),沒有任何和聲。那時,在我心里就萌生了一個想法,我想發(fā)揮自己是一名退休教師、以前在學校有過音樂課教過經(jīng)驗、自己愛好彈鋼琴的優(yōu)勢,把同在綠康、同樣愛好唱歌的長者都聚在一起,成立一個專屬我們的合唱團!眾所周知,唱歌對老年人來說是養(yǎng)生的最好方法之一,它不僅能釋放快樂激素內(nèi)啡肽,幫助提升長者們的認知能力,使老人思維能力更敏捷,延緩認知能力衰退,還能豐富長者們的精神世界,是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力量。我將這個想法告訴了院長,得到了園方的高度認可和大力支持。隨后,在各部門的多方面配合下,南昌綠康銀發(fā)合唱團在2017年正式成立啦! 南昌綠康銀發(fā)合唱團團長 蔡景文 南昌綠康銀發(fā)合唱團的成員都是入住在綠康的老人,是來自五湖四海、各行各業(yè),平均年齡高達84歲。雖然背景不同,但大家非常熱愛唱歌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我們這群老伙計們都存在聲帶老化、粘膜變薄的問題,導致了我們的嗓音變得沙啞,出現(xiàn)高音唱不上去,低音又下不來的狀況;老年人心肺功能的逐漸衰退,也讓我們在唱歌時沒有足夠的氣息支持;記憶力減退,難以記住歌詞和旋律;節(jié)奏感知能力下降……一個個實際困難擺在我們面前,但這些困難都沒有阻擋我們的追求快樂的步伐。 每周二、周四上午,每當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排練室的角落時,我們這群老伙伴們總是會懷著期待的心情結伴來到合唱團的排練室,大家的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,眼中閃爍著光芒。雖然我們的嗓音不再如年輕時那般清脆響亮,但每一個音符都飽含著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的追求。排練的時候,我們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與其他人融合在一起。有時會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而哄堂大笑,但這笑聲中沒有絲毫的責備,只有滿滿的包容和鼓勵。離開在排練室時,大家依舊在不斷練習,有的老伙計怕自己記不住歌詞,晚上睡前坐在床上也在斷地背誦歌詞。從磕磕絆絆到聲情暢達,從他們身上讓我看到了綠康老人對唱歌的熱愛與執(zhí)著,也懂得了年齡從來不是制約我們追求和享受幸福的障礙。 八年來,我們學會了50多首歌曲,有老歌、紅歌和民歌,就連網(wǎng)絡上的流行歌曲也能唱得情韻流暢,每當我們共同唱響一首首歌曲時,仿佛時光倒流,回到了那些曾經(jīng)的美好歲月。歌聲中,有我們的青春回憶,有我們的夢想追求,更有我們此刻的幸福與滿足。 非洲鼓演繹 在當今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中,我們老年人也要與時俱進。雖然我們年齡大了,不能做蹦蹦跳跳的大動作,但跟著節(jié)奏旋律做上肢運動,這種把唱歌和手勢舞相結合的表現(xiàn)形式,在老年藝術中是比較獨特且富有魅力的,不僅可以鍛煉我們身體的靈活性、協(xié)調(diào)性,給大家?guī)硇撵`的愉悅和感官的享受,還可以增強大家的樂感,提高唱歌的水平。 幾年來我們自創(chuàng)自編了許多手勢舞,充實了大家的養(yǎng)老生活,給南昌綠康豫章家園增添了無限活力,讓我深深體會到這種充滿魅力的藝術形式,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樂趣和益處。 拉歌會 為了提高大家的音樂水平,在追求藝術的道路上不斷進步,我們采取“走出去、請進來”的交流方式,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我們深入社區(qū)唱歌表演,同時邀請南鋼老年大學聲樂班、青山湖區(qū)老年大學聲樂班等其他的音樂團體走進綠康,與我們一道拉歌會友。每一次的互動演出,都是我們最期待、最享受的一刻,臺下觀眾的掌聲和贊美,讓我們感到無比的欣慰和自豪。 音樂饋贈我友情,給予我力量,每一個跳動地音符都滋養(yǎng)著我的心靈,帶給我快樂。我們在曲曲歌聲中緩緩起舞,在優(yōu)美的旋律中邂逅美好,在每一次的進步時相擁歡呼,那些曾經(jīng)陌生的面孔,如今都成為了我生活中最親近的伙伴。在合唱團的這段日子,我重拾了年輕時的熱情和自信,成為了一個積極向上的銀發(fā)追夢者。回想在南昌綠康生活的3000多個日日夜夜,我的晚年生活是如此精彩、如此充實、如此歡樂、如此溫暖....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