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【清明安康】以食載情,讓傳統(tǒng)照進現實——南昌綠康豫章家園長者開展“手作青團憶清明”活動
清明將至,春意漸濃。4月2日,南昌綠康豫章家園以艾草為媒,以青團寄情,組織長者開展了一場“手作青團憶清明”主題活動。長者們在一揉一捏間重溫舊時記憶,在歡聲笑語中共話民俗情感,感受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的文化熏陶和溫情美好。 活動伊始,長者們紛紛戴上一次性手套,系上圍裙,圍坐在豫章家廚房前廳長桌前??諝庵袕浡莸那逑闩c紅豆沙的甘甜,面點師傅現場演示傳統(tǒng)技法:翠綠的艾草汁緩緩滲入雪白的糯米粉,揉搓成團后填入豆沙、肉沫、春筍、韭菜等餡料,模具定型,一個個造型漂亮的艾草青團映入眼簾。奶奶們一邊捏著青團一邊感慨:“年輕時每年清明都做青團祭祖,幾十年沒動手了,今天一聞到艾草香,過去的回憶全回來了!”活動現場,青團的清香與長者的笑語交織,洋溢著濃濃的節(jié)日氛圍。 活動過程中,一位江西師大附中的學生主動加入制作隊伍,格外引人注目。據悉,這位志愿者原本來園開展公益助樂活動,路過活動室時被熱鬧的場景吸引,主動申請加入包青團的隊伍中。校服少年興致滿滿地與奶奶們坐在一起,指尖沾滿糯嘰嘰的艾草面團,奶奶們手把手教孩子將春天的期盼、文化的傳承和先人的懷念包進青團里。志愿者表示:“看到奶奶們專注做青團的樣子,讓我想起小時候和外婆一起包青團的時光?!痹谶@場跨代協(xié)作的場景中,青團不再只是祭祖食物,更是少年與歲月對話的信物,為傳統(tǒng)民俗注入了青春活力。 經過兩小時多勞動,百余枚碧綠圓潤的青團整整齊齊的碼放在蒸籠中。揭開蒸籠的剎那,碧玉般的青團泛著油光,熱氣繚繞在大家期待的臉龐——“嗯,就是這個味......” 南昌綠康豫章家園以節(jié)氣為紐帶,通過手作、共話等形式,讓長者們釋放對生活熱情與活力。當傳統(tǒng)手藝遇見銀發(fā)智慧,當古老習俗融入現代生活,這些承載著記憶與情感的青團,不僅包裹著春天的滋味,更讓跨越時空的思念與陪伴,在掌心悄然生長。南昌綠康豫章家園將持續(xù)開展此類融合民俗與溫情的文娛活動,讓“老有所樂”浸潤在每一天的晚年生活。 |